|  |  
 
| 
 作者 | 维小维
 
 最近胡润发布了一个《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》,总共囊括了24个国家共494家公司。
 
 中国有足足206家公司入了榜,厉害了,长长的一大串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
 
 
 
 细细读下来我发现:
 
 排在第一名的蚂蚁金服,是一个金融通道的信息中介;
 
 第二位的字节跳动,是一个资讯信息的转手中介;
 
 第三位的滴滴出行,是一个车主和普通人之间的信息中介。
 
 雄霸前三的都是信息中介,后面的小鬼就更加疯狂了。
 
 二房东的信息中介,短租的信息中介,卖酒的信息中介,淘宝客返利的信息中介,二手车的信息中介……
 
 嗯,咱们中国的独角兽最擅长当信息中介。
 
 把线下搬到线上,规模化,产品化,融个资,搞点用户,甚至有的信息都不带加工不带服务的,就是独角兽。
 
 看完,我虽然有点失望,毕竟独角兽这么低技术门槛,只证明了中国人口真的足够多,信息足够的不对称。
 
 但是,略有小惊喜的是,这也给我们普通人一些干副业的思路。
 
 这些年,我见过副业以劳动力赚钱的(比如下班了继续搬砖),
 以资产使用权赚钱的(比如出租房子车子),
 
 但其实,拿着不对称的信息,也能成副业赚钱了。
 
 认真整理整理来说,独角兽们倒卖信息有三种方式:
 
 纯粹把信息左手交右手的;
 把信息交给你之前,做过个性化技术处理的;
 除了给个性化信息,还提供深度服务的。
 
 那具体到普通人可以在副业上怎么卖呢?
 
 我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案例,算是给你的双十一来点福利贴补贴补。
 
 1:入门级别:纯信息倒爷
 
 最近老乡欧阳给我说,找到一个小外快,收入不错而且还不累。
 
 竟然有外快不累的?!
 
 我立马就眼冒小心心了,到底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。
 
 原来他身边有一个富二代朋友,最近因为家里有破产,急着周转的现金流,于是到处打听找人卖车。
 
 他看着这富二代也算可怜,于是给对接上朋友圈一个没见过面的二手车商。
 
 第二天他睡醒睁开眼睛随打卡微信,发现车商的老板居然给他转了1000多块钱辛苦费,还千感谢万感谢的留言了几句让他多介绍客户。
 
 没想到随口搭一嘴,就有天降的小横财啊!
 
 
 
 妥妥的躺赚啊!
 
 这完全符合金融世界里面一句话:只要是你知道,对方不知道的东西,就能卖钱。
 
 正因为如此,现在几乎所有的二手车平台都是在捯饬这种买卖方的信息差。
 
 有时候不但捯饬信息,有些销售中介索性一个人活成一只军队。
 
 比如说,通过平台资源把单子拿下来,自己找贷款公司,找验车师傅,一条龙服务,差价都往自己的口袋里跑。
 
 说真的,普通人一般不明白:二手车业务,最深的利润就是赚贷款利率的差价。
 
 明明10%的贷款利率,可以通过各种纷繁复杂的计算表搞到12%。
 
 中间那2%,乖乖地跑到了销售中介的口袋。
 
 然而,这却是更深一个层次的信息差——行外人谁明白水那么深呢。
 
 
 
 所有平台的背后,都是人。都是盯着利润的人性。
 
 就看你盯不盯得住。
 
 2:高级管家:
 只倒给你想要的信息
 
 说到个性化信息,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今日头条和抖音。
 
 对,就是那个排在第二位的独角兽。
 
 堂而皇之地说,这是算法造就的个性化;往本质点看,就是让人变懒变蠢的生意。
 
 然而,巧的是,这世界大部分人都希望变懒变蠢。
 
 因为人性就是懒惰的,谁喜欢没事儿拿着自己不想看的信息去筛选筛选呢?这工作完成了又不能当劳模。
 
 正因为如此,现在大量提供了个性化信息的中介更能赚到钱。
 
 比如说不久前我们写过的《95后中介年入百万:“伪焦虑”是你人生最大的骗局》,文中的小哥能做到超越同龄人,无非就是懂得给客户介绍房子之前,先帮客人海选一轮。
 
 很多人深谙此道,一心一意就做起了这种拾掇整理信息的生意。
 
 
 
 比如说,我们小区里面有一个全职宝妈,带孩子之余开过淘宝店、卖过小百货、做过微商代理、也开过只做邻里生意的托儿小班。
 
 后来,这些生意她都觉得太累,渐渐就关闭不干了。
 
 然而,因为前面这些铺垫,让她接触的宝妈和孩子够多,朋友圈客户群够大,对商品信息又足够敏感,现在她开始了做一个“个性化清单生意”。
 
 孩子从宝妈怀孕开始要准备什么商品,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阶段,列举一个长长的清单。
 
 每一种类的商品提供三个推荐品牌,并且附带测评的优劣评价。
 
 这个清单可以说是一本行走的母婴界小红书,而且比小红书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。
 
 更为重要的是,她会根据你孩子的性格,男孩女孩,父母喜好,家庭氛围,家庭面积大小个性化给你选好了所有用品,包括婴儿床和对应的蚊帐,包括浴盆和对应的浴巾。
 
 如果你需要,还可以帮你代买。
 
 
 
 这个信息差就很有意思了。
 
 当过妈的都知道,生孩子之前肯定要做大量的功课挑选婴儿用品,孩子长大过程中也要不断添置更换。
 
 现在好了,一个信得过的过来人给你选好,买妥,价格还不算贵。简直就是贴心管家有木有!
 
 现在宝妈小姐姐才28岁,已经靠着清单刷遍小区的宝妈群,人称“单姐”,而且服务还分为四种级别的套餐。
 
 厉害了,不开淘宝不卖货,卖的真的就是信息不对称。
 
 
 3:赚大钱的生意:信息不重要,深度服务更值钱
 
 说到深度服务这件事,最重要的标准是:唯一性。
 
 比如说,如果你想租一个便宜点的房子,解决了“租哪儿”这个信息问题后,后面的服务谁提供都一样。
 
 签约、谈价格、沟通、交付这些事儿,换个房产中介依然能成事。
 
 所以现在不少人租房子的时候都学乖了,如果看上了某个中介介绍的房子,而又不满意那家的中介费的……
 
 立马打电话给另一个中介费减半的去跟进,只要撮合成功这个交易就可以了。
 
 如果信息背后的服务不够唯一,不够方便,不够独特,其实没什么人为此埋单。
 
 因为整个过程,最重要的就是信息。
 
 残酷点说,信息曝光了,你的价值已经被薅得差不多。
 
 而我发现,想靠后续服务赚钱,当中最重要的一环,就是让客户相信你的唯一性。
 
 比如说滴滴就做得很不错。
 
 他们的快车、出租车业务,就是纯粹的倒卖信息,不卖服务。
 
 而专车业务,是倒卖信息之余还给你至尊的专车享受。
 
 说真的,滴滴的专车服务至今我觉得依然是最优质的,供水供纸巾供充电线,还有一个穿得西装革履的帅哥司机轻声唤你系好安全带。
 
 这种用车信息背后的服务独特性,才是我们为专车的高单价埋单的根本原因。
 
 为此,我想起了旅行定制这个行当。
 
 其实很多小的旅行社都会做旅行定制,尤其是针对中产以上人群的海外定制,然而大多数赚的不过是辛苦钱。
 
 
 
 而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刘唐,她自己开了一个专门做北欧线路的海外旅行定制。
 
 本来做的就是贩卖机票、酒店、包车信息的事儿,然而她却做得很特别。
 
 她的线路,从不跑大众都去的景点,不断开发“听都没听过”的小镇。
 
 渐渐地,她发现路线独特还是会有人抄,那就再深入点,改!
 
 现在,她已经发展到只做婚礼,只做蜜月。
 
 全程除了安排路程食宿,还有贴心到极致的跟拍、服装搭配、烛光晚餐、极限运动等等安排。
 
 我曾经疑惑地问她:你这样做,一个月也开不了几张单啊?
 
 她呵呵一笑,一副“外行人你这就不懂了”的姿态:
 
 反正嘛,不开单我就不干,开单我就要赚到极致,这样我的时间价值才能最高啊!
 
 果然是个聪明girl,筛选客户,服务独特,把时间价值提升到极致,正是副业“不赚辛苦钱”最核心的一步。
 
 4:现在这个时代,人人都说副业就是一项刚需。
 
 我同意。
 
 然而大部分人却仅仅把副业看成赚外快的来源,补贴点生活,说到底还不过是出卖劳动力。
 
 而懂得贩卖手头独特的信息,其实已经开始踏入了独角兽思维。
 
 《5分钟商学院》的刘润曾经说过:
 
 所谓高手,说到底都是找到了自己的能力内核,并且一次次地复制。
 
 
 那些一直只把劳动作为能力内核变现的人,更多时候,是摸不透变现背后的规律。
 
 而人生路上,机会从来都不会留给那些埋头蛮干的人。
 
 你想优雅地赚钱,就必须有见微知著的能耐。
 
 一句话:不要辜负手头那些,如星如尘如海的信息世界。
 | 
 
 温馨提示: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 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
 
 |